文章详情

白酒与啤酒一起喝好不好 有没有危害

04-13     浏览量:37

  众所周知,中国从古至今就是酒文化大国。李白斗酒诗百篇,武松景阳冈醉酒打虎,有人喝酒脸红,有人喝酒脸白;有的人千杯不醉,有人一杯不省人事;北方人比南方人更能喝酒;俗言酒后吐真言;借酒浇愁愁更愁……,那白酒与啤酒一起喝好不好呢?相关的介绍如下!

  白酒啤酒混合喝的危害

  1、喝酒前好吃一些原生态谷薯类食品

  比如全麦面包片、白面包片、馒头或者红薯、土豆等,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糖分,因为酒精主要在来代谢,如果想要酒精不伤肝的话,就需要一些糖分,因为糖是保肝的,提前补充一部分糖,来起到解酒作用。

  而且这种固体食物能够在胃里扩充上来,酒精进入胃里之后,可以渗透到粮食里,延缓胃排空的速度,不要进入肠道太快,因为酒精主要的吸收场地是在小肠,胃里有食物就可以延缓进入到小肠的速度。

  2、切记千万不要空腹喝酒

  喝酒前忌吃太甜、太咸、太烫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。喝酒时,肉类、蛋类、蔬菜、豆制品要营养均衡。更重要的是:多喝水,将身体里的酒精排出去。有结石的患者喝酒时,切不可吃油炸类食品。

  3、白酒浓茶≠解酒

 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论述道:“酒后饮茶伤脏,腰脚坠重,膀胱冷痛,兼患痰饮水肿、消渴挛痛之疾”。意思是喝了酒以后再饮浓茶,极易伤害脏,小便频繁和浑浊,脏受寒产生痛感等身体不适的情况。

  喝酒时抽烟是不是更容易醉

 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,在饮酒的同时吸烟会让人酩酊大醉。原因在于,如果喝酒与抽烟相联系,会影响大脑中同时处理烟草和酒精的部位,从而加重因饮酒过度而嗜睡的效应。

  不少人认为冬季喝白酒可以疏筋,暖身防寒,其实,这是酒精引发的短暂地兴奋,令全身有一种温暖、舒适的错觉,而与御寒无关。当喝得过多时,反而会引起体温中枢功能失调,使热量丧失过多,同时胃受酒精的麻醉,功能明显下降。另外,体表血管扩张会使部分应该流向内脏的血液转而流向体表,影响到内脏的血液供应,有可能对内脏造成伤害。

  酒进入人体以后,酒精能增加脑部以多巴胺为代表的化学物质的含量,体内的“奖赏回路”,发出信号令人感受到愉悦和兴奋,而这种兴奋的刺激也激发了人的创作灵感。

  古人酒量有多大

  古人喝酒,动不动就是几升一斗,甚至以石计量,难道现代人的酒量退化了吗?其实并非如此。古代的酒稀。早先的酒是酿造酒,西方用酵母使葡萄发酵,我国用曲药使粮食发酵,这样的酒,多十几度,因为到了十四度,酒精就会把酵母、曲药杀死。西汉的一升,只不过是现在的0.3升;东汉的一升,不足现在的0.2升;唐朝的大了些,也不到0.6升。至于喝酒用的斗、石,其容量就更小了。

  白酒为什么有苦味

  1、原辅料不净或选择不当

  使用的原料、曲粉出现霉变,辅料稻壳未清蒸或清蒸不彻底或霉变,产生苦味和邪杂味;使用单宁含量高的原料,原料中的高脂肪被氧化,单宁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类化合物,带来苦涩共存的味道;另外原辅料皮壳中含有较多的多缩戊糖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生成带有焦苦味的糠醛。

  2、配料不合理

  俗话说“曲大酒苦”,用曲量大,酒醅中蛋白质含量高,发酵时必产生大量的酪氨酸,经酵母作用脱氨、脱羟而生成酪醇,使酒带苦味,而且持续时间很长。

  3、生产工艺条件控制温度不合理

  入窖温度高或粮食、曲粉粉碎过细或过粗,窖池密封不严,密封窖泥开裂并长霉,酒醅堆放时间过长等都会使酒发酵时产生倒烧味、苦味、辛辣味、霉味等。

  入窖温度高、前期发酵温度不易控制,从而造成前期升温过猛、糟醅品温高、持续时间长,酵母衰老自溶快,自溶后产生的氨基酸及酪氨酸都会导制醇、酪醇含量的增加,从而产生的酒带有严重并持久的苦味;若酒醅堆放时间较长,侵入的杂菌也就多,加速了甘油的分解,甘油极易被酵母分解成,有持续性的苦味并刺激性强;另外,蒸馏时,前期用汽过大,将会产生焦锅现象,使焦化物质带入酒中,产生焦苦味。

  白酒不只是一种文化,更是中国人的养生好帮手!

相关推荐